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行业迅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自2017年以来,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规模5年增长近10倍,2021年进出口额达到1.98万亿元,同比增长15%。但行业飞速发展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如产品质量、交易诈骗等违规问题。
近日,跨境电商平台洋码头宣布,针对平台账户开启的自查合规行动进入攻坚期,最近半年共处理违规买手账号超过2000个。据洋码头平台合规负责人介绍,此轮自查合规行动从2021年4月开始,预计将持续到2022年8月,自查完成后,预期平台运营及交易规范性将得到大幅提升,也将进一步符合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最近一段时间,国内众多互联网平台也都加强了对平台内账号违规行为的监管和处理,尤其是涉及商品交易及宣传的平台。比如,今年1月,快手就对宠粉诈骗、私单交易诈骗、仿冒诈骗、兼职诈骗等内容和账号进行了专项治理。2月17日起,小红书启动新一轮虚假“种草”治理,首批已处置违规笔记27.9万篇,处罚违规账号16.8万个。
这些措施意味着,未来,合规对于跨境电商而言已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那么,在国家监管和平台处罚同步推行的背景下,跨境电商如何合规运营呢?
首先,加强行业合规意识,提升行业自律。目前国内有近300个跨境电商协会,但行业自律还未树立,行业没有对合规运营达成共识并制定相应行业标准。从卖家到投资卖家的资本,一定程度存在追求短期虚假繁荣,对不合规行为宽容甚至纵容的心态。因此,电商协会不仅要积极帮助深陷困境的卖家进行海外权益维护,还应积极反思长期发展的正确路径,把合规意识提到议事日程,出台行业自律规则、制定自律性的规范性文件,从行业守则、跨境电商诚信测评、道德执业准则、经营主体失信管控等方面加强行业自律监管,提高行业诚信经营水平,维护行业良好生态。
其次,国家加强引导。当跨境行业本身缺乏自律,只有国家监管才能使行业从混乱中走出来。2021年8月,深圳市出台了鼓励跨境电商运营独立站的补贴政策,但目前类似的政策还是比较少。短期内,加强引导是为了帮助遇到困难的企业解决眼前问题;中长期则应通过行业调研并论证出台相关政策对全行业进行合规教育和培训,帮助企业树立合规意识。
第三,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与企业进行合规自查和建立合规体系。企业可引入法律和财税等专业机构进行尽职调查和合规辅导。法律尽调范围应至少涵盖跨境电商平台合规操作、知识产权合规、劳动法合规等。
第四,合规范围包含国内法、各第三方平台规则及当地法律。鉴于专门研究跨境电商行业的律师比较缺乏,采用与客户共建方式更加适合现阶段的法律合规需求。
最后,建立跨境电商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宜由国家牵头建立跨境电商经营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并使之与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对接。社会公众和行业协会如消协可以在公示系统发布对企业的信用评价,监管机构一旦发现经营者有如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侵犯知识产权、虚构交易、炒作信用欺骗消费者等违规行为,及时采取向社会公示违法行政处罚信息、降低信用等级、对其实行重点监管等举措,促使跨境电商商家守信经营,推动创造安全诚信的跨境电商交易环境。
当前跨境电商行业政策环境利好,国家大力鼓励跨境电商发展。各跨境电商平台或企业在政策利好期更应注重完善自身跨境贸易供应链,也需加强行业自律,对商品质量严加把关,提升自身服务水准,打造良性生态,推动跨境电商行业规模进一步扩大。